嫩叶草18岁在线观看地址_成品人无套a直接观看入口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园蘑菇

好上学,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好上学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好上学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完整版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7-22

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完整版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 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向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5.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一论述


  A. 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7.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


  A.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使土地的城镇化先于人口的城镇化


  C.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D.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


  A.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权


  B.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C.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D.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9.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B.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


  C.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


  10.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


  A.没有*帝制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D.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11.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


  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


  D.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


  12………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A. 中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C.在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D. 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13.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关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居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以为内爱国主义是


  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4.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15.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党总书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局面,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


  A.共同安全观


  B.亚洲安全观


  C.总体国家安全观


  D.地区集体安全观


  16.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恐怖主义、分离主义愈加猖獗,教派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极端恐怖势力于2014年6月29日宣布成立“伊斯兰国”(ISIS),并宣称将建立地跨西亚北非的“哈里发帝国”,对该地区的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并且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美国


  A.“中东收缩”战略提上议程


  B.“和平演变”战略归于失败


  C.“北约东扩”战略被迫搁置


  D.“重返亚太”战略受到牵制


  17. 母液、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液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 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感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液、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


  A. 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 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的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保持平衡。要是“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19.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2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 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他不为资本主义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主义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2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政权和私人融合在一起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政权和私人融合在一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规制对生产、流分配消费各个环的干预也更加 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规制对生产、流分配消费各个环的干预也更加 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规制对生产、流分配消费各个环的干预也更加 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


  D.反托拉斯法


  22 .2014年 5月 22 日,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指出,“要实 日,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指出,“要实 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 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 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拘一格用 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拘一格用 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拘一格用 好人才。”当前, 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用好人才。”当前, 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用好人才。”当前, 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用好人才。”当前, 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用好人才。”当前, 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用好是因为人才


  A.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23 .到 2012 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民家庭约 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民家庭约 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民家庭约 1.91.91.9亿户, 所经营的 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所经营的 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所经营的 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92.5%92.5%92.5%92.5%92.5%;仍实行由集体统一经营 的村、组约有 2000200020002000个;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 个;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 68.968.968.968.9万个,入社成员 万个,入社成员 530053005300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化经营 组织 30 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 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 1.181.181.181.18亿户;约有 2556 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A.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形势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D.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失去了对承包


  24. 与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比,十二届人代会在代表结构与组成上,呈现“两升一降”的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利于


  A.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


  B.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C.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D.更为充分地发挥全国人大的民意反映与监督职能


  25、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5,传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国民经济的运行符合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代经济发展平稳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一种趋势的变化,是经济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常态。我国经济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发展动力为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 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7、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义。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


  A 台湾被日本侵占


  B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C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32.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这两个纪念日


  A.彰显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战场的伟大作用


  B.是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付出巨大牺牲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的敬重与缅怀


  C.是对南京大屠杀中大量死难同胞的告慰和尊重


  D.有助于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传播历史事实的真相


  33.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开创性的历史盛会,硕果累累,其中,《北京反*宣言》的通过尤为引人注目,该《宣言》通过的意义在于,各成员国


  A.杜绝了跨国*行为的发生


  B.将形成携手打击跨境*的网络


  C.达成了就追逃、追赃开展执法合作的重要共识


  D.加强了涉腐、涉案赃款跨境流动的信息共享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完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总理20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普及率达到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地拉近了距离。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的标配。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1日)


  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


  计划经济时期全靠国家管理市场,市场边角被忽略,很多小商品没人去生产,有些新的市场需求也没人去注意。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只要市场有需求,它就会去满足,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就需要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领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就要建立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型银行,让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伟业,因为从商业角度说,大银行本身就嫌贫爱富、嫌小爱大。小微企业市场风险很大,交易成本也高。跟大企业签一个1亿元的合同,相当于跟小企业签20个500万元的合同。现在居民和企业手中有大量存款,而小微企业却贷不到款,这就需要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民营的、小型的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大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血肉。没有大企业国民经济站不起来,但小微企业垮了,那国民经济不就成了骨头架子吗?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减负添力。2014年11月,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对民营银行长期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小微企业打开直接融资大门,是开创性的制度安排。一大批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小微企业将会成长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参天大树。


  摘编自 光明网(2013年11月15日)、新华网(2014年11月21日)


  (1)现了介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


  (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肋的西泮人来,原来这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敞庙里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讲演,至少请你作一翻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 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何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元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桥头,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均不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殖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殖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而过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摘编自 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4分)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6分)


  37.材料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法治进步的渴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要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生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法制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制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摘编任命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6分)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38.


  1960年5月27日,同志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有一段深刻的对话。


  蒙哥马利说:“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说,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蒙哥马利之问”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正如同志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两则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崇和、尚和、护和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都离不开“和”的价值守则。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可以说,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孙中山先生离世前曾在日本演说,“东方的文化是王道,主张仁义道德,西方的文化是霸道,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无数仁人志士高喊“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但只是为了获得免于被欺凌的自由,为了以平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所说,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暴力选择,但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和平关系的普遍原则以相互合作、平等互利为起点。不通晓中华文化“和”的精髓,不懂得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焉能体会到中国人对和平和睦的珍视?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今年3月,同志在法国巴黎向世界宣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读懂了“和”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的血脉,就感受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那种无法改变的“和”的气度与内质。


  (摘编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2日,2014年5月20日)


  1. 和蒙哥马利的对话反映了什么(4分)


  2. 如何理解说的“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是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6分)


附:2015年考研政治参考答案

标签:??????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c)2025 qianjiang.escuela5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浙ICP备2023018783号
贺州市| 六安市| 临沭县| 武夷山市| 武清区| 宁南县| 南京市| 宕昌县| 左云县|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