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是什么意思呢(跨学科概念)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9-06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终于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明确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新的方案和标准将于今年9月开始实施。
很多教师自发组织了各种共读小组一起学习,看各种解读文章,一起研究核心词等等。新课标中的一个词的区别,表达出的含义往往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有些知识点只需要孩子感悟,有些则需要掌握,还有一些是要求理解的。我们就要思考,对于孩子来说:感悟、掌握、理解的程度有什么不同。
老师如果单纯的看课标变化和政策性解读,意义不大,要做的还是结合新课标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思考以后怎么做。
数学新课标中,各种细致的对比的确很多,但深入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学段设置发生了改变,小学阶段由原来的两个学段(123,456),划分为了三个学段(12,34,56),这一改变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的教学与辅导和之前会有什么不同呢?孩子上小学前的衔接需要做哪些工作?
知识点在不同学段的分布有所不同,比如方程的学习后移到初中,但是字母表示数在小学阶段却相当重要,这样设置的目的何在?这对孩子来说,又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在这版新课标中,首次提出了“三会”的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其实这三句话,史宁中老先生在他早年的书中已提出,这次正式进入课标,又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家长要做哪些改变呢?
“量感”这两年一直被很多专家和老师反复提起,是我们小数圈的一个热点,现在也首次在新课标中亮相,它以后在数学学习中会占据怎样的比例?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量感?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关注阶段性评价,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会对孩子有何影响,我们的关注视角是否要进行转换,应关注哪里?
......
新课标中的这些变化,如何指导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今天我重点想和大家聊聊新课标中都多次出现的“跨学科”一词。
首先,跨学科学习出现在了各个科目的新课标之中,可见这种学习方式很重要;其次以数学新课标为例,各个领域的知识描述中,都出现了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并且专家在解读课标时也明确提出,跨学科学习至少应该在数学学习中占10%,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
什么是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顾名思义是以学科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22年新课标中关于年、月、日两道例题的解读:
在这两道例题中,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不再单纯的局限于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还是传统教学,让孩子背诵一三五七八十腊之类的已经不够用了,而是要拓展到关于它们的方方面面:对自己一天的生活做规划;了解年月日的由来;获取关于年月日的相关故事;感知计时单位与星象的关系;了解古代判别四季的土圭之法;了解24节气的相关知识;亲自感受“立杆测影”等。
这就是一次跨学科的学习,不再单纯研究数字,而是相关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学习,不仅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要求也相当高。
凡是出现在课标中的例题,不仅是2022年新版教科书编制的标准,更是今后测试的方向。
这个例子对我们来说应该能引起一些思考,如果我们还着眼于应试,关注知识本身,结果会怎样呢?答案可想而知。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01
1.跨学科重要的是“联系”
很多家长带孩子的学习是多学科形式的,而非跨学科。
跨学科学习是经历了变迁之后的产物,前几年最初被提出的是多学科融合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发展为现在所说的跨学科学习,其实还有一种更先进的说法是超学科学习。
以之前和大家分享过的关于风筝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先带大家看看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区别。
多学科就是数学老师讲风筝是轴对称图形,美术老师讲风筝上的图案怎么构图好看,科学老师讲风筝必须有尾巴来保持平衡,语文老师讲风筝的历史。每个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围绕风筝讲解,但相互割裂。
跨学科就是数学课上老师讲轴对称图形,孩子想到他们经常玩的风筝就是轴对称图形。风筝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会去主动搜集资料,继而和同伴们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又涉及到了风筝的历史变化,孩子们进行相关了解。所有这些学习都属于数学课堂,由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但所涉及的知识又不局限于数学本身。这是一个基于学科又主动跨界的过程,这期间孩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
超学科就比较厉害了,就是我们直接给孩子一个任务,制作一个风筝,然后让他自己想办法完成。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自己搜索资料,向同伴寻求帮助,了解制作风筝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是否需要尾巴,并在试飞的过程中确定尾巴的长短等。这些都超出了某个固定学科的知识,每一个知识的获取都是为了解决最终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一些走在前面的老师偶尔会做相关的尝试,但全方位推行这种上课方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通过上面三个例子,大家会发现,一次好的跨学科学习,孩子在其中研究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而非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彼此割裂。
不论是针对生活中的某一情境主题的探究,或是带孩子体验一次项目式学习,我们都应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风筝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风筝为什么有尾巴?古代的风筝有尾巴吗?
通过这些问题就能串联起孩子要做的研究,而非单纯割裂的灌输。
02
2.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需要跨学科解决的问题,通常来源于生活之中,这次新课标将跨学科学习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也在给我们强调“生活即教育”。
比如很多家长会带孩子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之前你们还只是单纯的玩,以后是否能在玩耍之余,带着孩子做一些发现和思考呢?
你看影子怎么一会长一会短呢,这是为什么?
影子的位置和什么有关?
这棵小树在不同的时间,影子一样吗?我们一起记录一下吧。
影子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吗?
古人借助影子的变化记录时间,发明了日晷,我们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一个看似简单的踩影子游戏,只要我们有了跨学科思考问题的意识,就会跳出单一学科的限制,带孩子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积累。
03
3. 跨学科学习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在跨学科的学习中,不论是学习的过程还是结果,都是不确定的。这又给我们家长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转变思维,不再以某一个固定的答案来评判孩子的对错,而是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
比如一个制作月历牌的活动,对每个孩子来说,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和故事都是不一样的,而孩子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也会各具特色。
在这样的活动中,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可言,更有价值的是孩子设计背后的故事。
04
4.学习周期被拉长
在家长的传统认知中,习惯了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作业,但随着跨学科学习的开展,孩子的“长作业”会逐渐增加。
围绕某个相关主题,孩子每天都可能展开不同的调查研究,今天先结合日历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明天就可以查询资料,了解年月日的由来;又过了两天,孩子想听一些和年月日有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几天之后的,可能才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月历牌。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可能持续一两个星期。
这将是以后孩子学习的一个常态,家长想和孩子一起研究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同样不必急于一次探索完,而是分次、持续的了解、研究。只有拉长了研究的过程,放慢了研究的脚步,孩子的了解才会更透彻,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持续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都会增强。
跨学科学习将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枯燥的内容丰富起来,通常还会配合一些游戏或活动。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跨学科学习会更多、更快的来到孩子身边。
这肯定是一种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但它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求非常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需要我们家长先做出改变,在日常生活中,跳出学科知识的局限,多带孩子做相关体验,做好孩子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END—
后记: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新课标的变化,反正我在这次的改变中,看到了国家希望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决心。
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有缝纫课之类的劳动课,男孩儿女孩儿都要学踩缝纫机,做荷叶边围裙什么的。当时只有极少数开展素质教育的学校有这种课,少年时的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想过什么深远的意义。
现在参加工作之后,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养育和教育,发现想要把劳动做好,对精细动作,以及脑力,都是有很高要求,且能带来能力提升的。而且,回到更现实的问题来讲,疫情封城时,考分高低可能真没有洗衣做饭这些技能,更有利于孩子生存。
我一致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好、生存能力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所以面对新课标的变化,我是觉得给孩子们一些适应的时间,应该会带来一些更好的结果。
数学方面,应注重让孩子在玩中学,开展项目式学习,这些都很符合新课标的一些要求。
新课标也从多方面强调了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相信随着新课标的推进,一定会促进更多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能只带孩子刷题做练习了,要在生活中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不必过于关注某道题的结果,而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大的收获。